大街小巷最南京|不到600米的西桥,何以拍出魔幻时空照?

来源:2023-04-20 16:34:04    时间:现代快报

一旧一新,一古朴一繁华,前景是灰色的居民楼,背后是摩登现代的紫峰大厦,一股浓浓的科幻感扑面而来……长500多米、宽不到10米的西桥,就是这张“紫峰魔幻照”的拍摄地。西桥不是桥,两边连接着南京的现在与过去。高耸的现代化大楼和市井烟火味的老街,何以带来奇幻的视觉冲击、吸引天南海北的人们?这里给出了答案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△西桥两侧的居民楼与远处的紫峰大厦交相辉映

时空重叠,随手拍出魔幻照

站在西桥窄街两侧的居民楼之间,望着远处高耸的紫峰大厦,极具纵深感的视觉廊道抓人眼球。近年来,不少人跟着社交平台上分享的地标照片慕名打卡,有来附近的颐和路公馆区的游客偶然路过,总是会停下脚步拍照。

“我在这儿卖报30多年了,几年前小区重新翻修、电线入地、马路拓宽,街道容貌变好了,来玩的人越来越多。”在路口,今年59岁的赵金荣经营着报刊亭,报亭窗口摆放了几样报纸和一排饮料,亭子内的电风扇呼呼地吹着。“最近天气好,来往的年轻人又变多了,尤其是周末。”赵金荣一边说着,一边给记者指方向,“往里走,在那里拍照最好看,能拍到紫峰。”他接着说,“停下来买书看报的人少,不少人顺道买个饮料啥的。”

△宁海中学后门

站在西桥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拍到紫峰大厦,但大家公认的网红机位在宁海中学后门。4月18日中午,户外最高气温30℃+,地面被烤得滚烫。在宁海中学围墙外的树荫下,十多个人坐着乘凉,等待拍照的时机。

“这里很不一样,很有南京古今交融的独特气质。”来自四川的冯琪打卡了热闹的紫金山和老门东,最后一天来到了心心念念的西桥。“镜头从老街到高楼,一张照片里结合了传统与现代,时空在这里好像重叠了,让人感到纵深交错的视觉震撼。”

小张和小陈举起“喜”字气球,摄影师以西桥为背景,“咔嚓”一声,为他们拍出一张时尚摩登的婚纱照。“我们来自山东,定居在南京,婚纱照的场景都是我们自己选的小众打卡点,很有南京的特色。”

“西桥离学校很近,也是南京的地标。”来自成都的毛毛(化名)说,即将挥别学生时光、各奔东西,她和班上几名同学特意来打卡,记录这段属于南京的青春岁月。

有人模仿披头士拍摄走斑马线时的侧面照,有人拍摄复古港风、朋克风的照片……从无人机的视角看到,镜头朝着紫峰大厦推进,仿佛穿越时空,新旧重叠,城市的另一面逼近视野。

烟火气息,成就西桥的独特味道

不管经历多少岁月,烟火气总是吸引人驻足张望。西桥的小吃店、面馆很多,中间点缀着几家花店、书店、服装店、甜品店,承包了附近人们的衣食住行。

胡爱云开的小吃店就对着网红机位,30多年前她从湖南来到南京,在她的印象里,最早的西桥是一条市井气息浓郁、比较脏乱的“破旧”居民区,“路是泥地,旁边还能看到金川河从这里经过,一路向北。后来,河被填平,道路设施不断完善。”在她看来,没有整治前西桥就已经是“小网红”了,“原汁原味的居民区和凌乱的电线是那个年代的记忆,每年都有摄影师来拍照,他们拍累了就在店里歇歇脚,聊着拍照角度,有时还把照片和我们分享。”

旁边的小马牛肉面也是典型的苍蝇馆子,十几年来,一碗面喂饱了多少宁海学子的胃。店主刘庆红来自安徽滁州,午后忙完,她打扫一圈后,就静静地看着外面的行人摆出各种姿势拍照,是一天中闲适的时光。“每年都有已经毕业的宁海学生回来,到我这儿尝一碗牛肉面,大家一起聊聊天、拍拍照,感慨时间过得真快。”

沿街走着,一家卖旧书的小店映入眼帘。旧书堆满了架子,架子间的通道也是窄窄的。都是一些七八十年代乃至更早的书籍,不少已经泛黄了,还有经典名著,还有学生教材、巴掌大的小人书。周围是古朴的楼房,手里是老读物,让人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。

附近一家重庆豆花店早早跻身西桥网红的行列。小小的店面里放了4张桌子,店内墙上的涂鸦应景又可爱。菜单非常丰富,有各类豆花饭、拌面、凉糕等重庆小吃,专门来吃的人不少。

小雏菊、满天星、玫瑰……谢黎(化名)的花店在网红机位附近,她特意准备了10元、20元一把的小花束放在店门口。“年轻女孩爱浪漫,不时有人来买上一束捧着拍照,一天能卖十几束。”谢黎感慨道,小店开了10年了,见证了这段路发生了不小的变化,“路面平整干净了,楼外墙出新了,飞线不见了,要是在从前,小年轻们可拍不出这么好看的照片呢。”

△游客打卡

社区店融入,衍生周边新生活

近几年入驻西桥的“新面孔”,更多是年轻人喜爱的精致、有情调的小店。

不少“早C晚A”的年轻人,生活里少不了咖啡、冷饮,ins风的咖啡店成了他们的聚集地,也是网红街巷的标配。在网红打卡机位的斜对面,一家咖啡店前,有人站在靠门口悠闲聊天,有人端上咖啡拍照,还有人坐在户外座椅上,看着路上的拍照人群,享受一下午的“慢时光”。

“2021年老板从苏州来到南京,定位是开一家街边社区咖啡店。”咖啡店负责人毛岳维告诉记者,西桥的生活气息浓厚,小店的装修以白色为主,和西桥周围的建筑风格很搭。“既然身处社区就要融入社区,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咖啡的品质,提供舒适的环境。”他说,现在一天的出杯量稳定在200多杯,每天早上7点开门后就有不少顾客点单了,主要是满足周边老顾客、上班族以及线上外卖的需求。“一到节假日,路上拍婚纱照、个人写真的人不少,还有外地游客来打卡的,连带着堂食顾客都多了起来。”

新与旧的碰撞,是西桥的独特魅力。不远处,一家老牌蛋糕店和一家角落里的西餐厅,诠释着这里的古早文艺范。随着街巷新生,它们也在寻求焕新。

最近,蛋糕店开始装修了,门口绿色围挡和高大的棕树格外显眼。西餐厅经营了20年,几年前就重新装修过一次,墙体刷成了温暖的橙黄色,店内摆放着老板自己拍的照片。主厨董逢林是名90后,来自西安,在这里一干就是8年多。“店里的招牌是披萨、意面,附近来约会、打卡的年轻人很多都是熟面孔,不用看菜单就知道点啥。这两年来玩的游人多了,小店生意更火了。到了周末、节假日,门口总有不少年轻人一边等位、一边拍照。”

网红如何变长红?

虽然带上了“网红”属性,但西桥并没有变得乱糟糟。地面干净整洁,道路边的垃圾桶及时清运,路边的共享单车整齐排放……

对着网红打卡机位的道路一侧,一个标注着“鼓楼城管”的亭子引人注意。鼓楼区湖南路街道城管执法中队队员朱玉俊去年来到这里,负责巡查街面环境、维持秩序、规范停车管理等等。“从早到晚陆续有人来拍照,到了节假日人更多。”由于最佳拍照点在路上,不时有车辆经过,朱玉俊经常提醒游客拍照注意安全,不要乱跑乱跳。另外,岗亭还可以为市民游客提供寄存包、饮水、休息等便民服务。“街巷的整治来之不易,路面提升、沿街景观、适老化改造方面都下了大功夫,希望无论游客还是商家都继续自觉爱护环境卫生,有序通行。”

到了饭点,来往的外卖小哥们多了,朱玉俊提醒他们把车辆停在指定区域内;碰到有游客来问路的,他还当起导游,推荐大家顺道去附近的颐和路公馆区和书店看看,感受南京的另一种美。

据了解,2018年以来,鼓楼区对重点片区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,区精推办以“精致化建设、精细化管理、精准化服务”为目标,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,西桥片区的综合整治也被纳入其中。“网红路”的蜕变由此揭开序幕。2021年,西桥道路继续改造,加设护栏,划定非机动车停车位。道路中间的隔离线上也加上100多组景观花箱,为打卡增添景致。

夜幕降临,路口20多年的老牌烧烤店里滋滋地飘出香气,小朋友冰柜旁认真挑选心仪的雪糕,游客们移步换景捕捉夜景的迷人反差……西桥的市井与现代,在光影中再次奇幻交融。

现代快报+记者卢河燕杜雪迎/文赵杰/摄郑芮/后期

关键词: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资讯

  • 黑龙江金融机构多措并举纾困中小微企业 提升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、可得性

    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由于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具有规模小、轻资产、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,普遍存在融资难、融资贵的问题。

    黑龙江日报 2022-06-20
  • 赏传统年俗逛非遗庙会 铜官窑古镇重温传统民俗年

    中新网长沙2月6日电 (潘杏琼)在多地倡导就地过年的环境下,位于长沙市城北的铜官窑古镇景区,从1月24日至2月15日举行中国年·湖湘味·铜官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哈尔滨铁路迎节后返程高峰 推出复工专列服务

    中新网哈尔滨2月6日电 (周晓舟 记者 史轶夫)中国铁路哈尔滨局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,哈尔滨铁路迎来春节后返程客流高峰,6日至7日预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冬奥动车组设5G超高清演播室 “瑞雪迎春”号智能化人性化结合

   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(记者 刘文曦)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上首设5G超高清演播室,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新型奥运版智能复兴号动车组瑞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中欧班列“签证官”:日行10公里 用锤子“听诊”

    (新春走基层)中欧班列“签证官”:日行10公里 用锤子“听诊”  中新网郑州2月6日电 题:中欧班列“签证官”:日行10公里,用锤子“

    中新网 2022-02-07
  • 广告

    X 关闭

    X 关闭

  • 众测
  • more+

   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

     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、技术官员、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 2月6日,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“北

  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

    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《我和我的祖国》 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 2月4日晚,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,9岁的

   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

     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 “二十四节气”倒计时、

    “一墩难求”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

    设计师: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: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,导致一墩难求